大家好,这里是鲵鲵。

先说说改动内容吧。

以下是我对本次TP改动内容的简单总结:(以下内容将14分钟后TP缩写为至臻TP)

1.CD不再随等级变动,而固定为普通TP360秒,至臻TP240秒。

2.普通TP不能再T除防御塔外的一切单位,至臻TP与原TP没有差异。

3.普通TP不再提供移速加成,至臻TP依旧提供移速加成。

首先我们来谈谈,设计师为什么要对TP进行改动?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条:

1.前期多人越塔,边线英雄没有很好的反制手段。

2.TP泛用性太强,无论是在对线压制还是抗压上,TP都比其他召唤师技能有意义。

3.TP强度过高导致LOL英雄池变质。

自从20年初TP改动之后,职业赛场就改变了,百分之三十附带加成的移速效果一增加,TP成了全游戏除了闪现之外最热门的选择(虽然之前也大差不差)。

设计师的思路是好的,天天下路四包二打麻将,不把ADC当人看,直接加长TP时间,给个移速加成作为补偿,让你不可能15分钟不到,直接把下路整了三四整费了,在改动刚实施的时候,确实是有效果的,但是随着之后各种改动的进行,慢慢的就影响到游戏节奏了。

上单中单,对线得过且过,对线能力先往后排排,单杀能力更不用考虑,谁推线快,谁就是爸爸。

我推线比你快,推完线直接呼唤打野找个机会,要不上中野上路直接三包一,要不下路直接打麻将,总而言之就是不跟你对线,反正我就死摁着TP,打不过你还打不过下面那个低我两级的ADC吗?就你那塔皮是160,别人路的塔皮不也是160,吃不到你的我用TP叫上队友吃别的路的行不行啊。

你推线比我慢,那你只能被动防守,大家一起 TP支援其他路战场,你推线慢就要亏兵,我推线快,就算团输了我的牺牲也不大,还能通过线弥补回来,而你赢了团我也不亏,你输了团就是既输团又输兵线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某些理解了这一趋向的队伍,把这一战术发展到了极端:

第一条小龙我可以不要,想方设法增加我第一条峡谷先锋团的优势,你和我打你就得输,你不和我打,我拿了峡谷先锋,打野配合中路有时候甚至还要带上辅助,四个人去上路直接杀人+拔塔,五层塔皮,一个一血塔,一个人头,你上路还亏兵线,一条路直接把雪球滚到无法接受的地步,随后赢下游戏。

也就导致第一条什么第二条小龙的战术地位急剧下降,相比在不确定龙魂的情况下不疼不痒的百分之几的加成,能明确配合队伍TP,打出巨大优势滚起雪球的峡谷先锋明显要强不止一点半点。

从整体上谈,必然是强调了对线的重要性的。但是对于各个位置来说又各有不同。

下面我将分别分析TP本次改动队伍五个位置的影响,从上单开始:

上单:

上路是对对线能力要求最高的一条线,本身线长,还是单人线,本应该有很多压线单杀的机会,但是由于很多时候双TP甚至3TP的存在,所导致的压线就容易被包饺子,控线就会被越塔的情况发生。

LPL某些对线0/3,1/3无所谓,队友帮一波直接起飞的上单可能要转变一下思路了,不能一直做上单叫父了,要考虑自力更生了。

虽然很多人说这次改动对上单影响很大,实际上我觉得可能是只有单带英雄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。

比如武器,卡蜜尔,纳尔,这些英雄本身就很依赖TP,是必须要带的。而类似于腕豪这类没有单带能力的英雄,是可以把只是用来支援队友的TP换成点燃了,对于其他英雄来讲。这次TP对于上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,毕竟目前上单很多时候承担了比以往多得多的职责,需要的资源也更多,不少打上路核心,上中野节奏的队伍。会把战场更多偏移向上路,而不是像之前一样,经常上单TP去下路四包二吃塔皮。一个人吃完上路吃下路,说不定还能吃到中路的离谱情况。

打野

逛了一下小黑盒,发现好多盒友都觉得对打野没什么影响。

但是我觉得,节奏型打野又要回来了。

河道蟹削弱之后,因为不再那么要求前期对抗强度,打野在队伍后期实力的占比大幅度提升,甚至有时会超过ADC或者中路,站到二号位或者三号位的位置。

既然TP没了,那么河道蟹又变得宝贵了起来,毕竟是实打实的移速加成,能帮助队友更快的支援其他路。

主打前期节奏的打野就有机会再度统治职业赛场了。

而且在越塔等真正能滚大雪球的战斗中,打野要承担的指责更多,在很可能少一个上中战士抗线的情况下,打野要做的事情也更多了。

想伊丽丝这种全能手的发挥空间也更大了。

无论是拔高河道蟹战略地位,还是全能型节奏打野的要求,都影响了节奏型打野登场的频率。

而节奏任务回归到打野身上之后,在之前逐渐被踢出3C的ADC也能得到自己应有的战术地位。

中单

对混子型中单最严厉的惩罚吧。

究极秘奥义之血量换蓝量之早用TP早CD之比你TP快包你没商量大法直接敲出GG。

由于TP泛用性的削弱,很多英雄都不会选择带TP,或者带TP的收益降低,比如卡牌,加里奥等本身缺少伤害的支援型英雄。

那么支援型英雄每一次支援的风险都会加大(不再大招TP双TP双保险了),而选取法核英雄所承担的风险也会减小。

并不是说支援型英雄会消失匿迹,而是像刀妹这种本身比较依赖TP对团队做出贡献的英雄,也是时候回去上路了。

对支援型中路和核心型中路的争论终于在设计师的旨意下落下帷幕,核心型中路胜。

对中单对线能力的要求也达到了了一个全新的高度

ADC

其实对于老版传送,最烦的就是ADC了,前期有事没事下来一领先你两级的战士,往你塔下塔后塔旁一站,你连看一眼兵都不敢。

本身战士前期作战能力就强,还有单人线的等级优势。

逼着ADC加快自己的发育节奏,争取两件套甚至一件套就能打架。

以后这种事发生的几率会小很多了。

ADC终于有了足够多的自由发育的空间了。

其实AD一直的问题都不是太脆,而是发育的时间太短了,需要的钱又太多了,很多时候都轮不到ADC发力,游戏已经结束了。

辅助

软辅经历了漫长的低迷期,终于可以迎来自己的春天了。

在较长一段时间,软辅都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解决方案,从现在开始他们不再是了。

相比硬辅开团能力更多,对线压制力更强的软辅,可以在下路不需要持续性参战以及浪费时间在跑图的前提下,比硬辅更能保证ADC的发育空间。

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,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点不成熟的想法,如有问题请多包涵,感谢您的观看和支持,再次感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