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省体育局的训练场上,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个身影——23岁的铅球运动员李雯。她皮肤黝黑,手臂肌肉线条分明,每一次投掷都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。谁能想到,这个如今在国内赛事中屡创佳绩的姑娘,五年前还只是邯郸市体校的一名普通学生。

一、偶然结缘铅球,天赋与汗水交织

李雯与铅球的缘分始于一场校运会。当时身高1米78的她被教练一眼相中:"这姑娘的爆发力和协调性,天生就是练投掷的料!"起初,她对这项"枯燥"的运动并不感冒,但第一次试投就打破了校纪录的成绩,让她决定留下来试试。

"铅球在空中划出的抛物线,就像我的人生轨迹——看似沉重,却能飞得很远。"李雯在省队选拔赛后这样说道。

二、伤病阴影下的坚持

2021年全运会备战期间,李雯遭遇了职业生涯最大危机——腰椎间盘突出。医生建议她放弃竞技体育,但三个月后,人们又看到了她在训练场绑着护腰加练的身影。"那时候每天训练完,都要冰敷半小时才能走路。"她的教练王建国回忆道。

  • 2022年全国田径锦标赛:带伤参赛获得银牌
  • 2023年亚运会选拔赛:以18米72刷新个人最好成绩

三、瞄准世界杯:河北姑娘的全球梦

今年初,李雯入选国家集训队,成为河北省近十年来首位入选田径世界杯大名单的铅球选手。她的技术特点鲜明——旋转投掷时像陀螺般稳定,出手瞬间爆发力惊人。国际田联官网曾评价:"这位中国选手的滑步技术具有教科书般的标准性。"

在石家庄老家的墙上,贴着她手写的训练目标:"2026年世界杯进决赛圈"。每天600次器械训练、200次技术动作分解练习,这个河北姑娘正用最笨的方法,朝着最远的梦想前进。

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,李雯擦了擦汗笑道:"哪有什么秘诀,不过是把铅球当成另一个自己——够沉,才掷地有声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