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07赛季的菲尼克斯太阳队,在迈克·丹东尼的执教下将跑轰战术演绎到极致。虽然最终未能夺冠,但这支以史蒂夫·纳什为核心的队伍留下了无数经典瞬间。当年阵容中除了纳什、小斯、马里昂三巨头外,拉加·贝尔、鲍里斯·迪奥、莱昂德罗·巴博萨等角色球员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。 作为球队外线防守核心,贝尔场均贡献14.7分的同时,还要负责盯防对方头号得分手。2007年季后赛对阵湖人的系列赛中,他对科比的"锁喉式防守"成为经典画面。这位3D球员的鼻祖用行动证明:跑轰体系不仅需要得分手,更需要防守尖兵。 当年最佳第六人得主场均能砍下18.1分,其突破速度让对手防不胜防。与纳什同时在场时,太阳队的进攻节奏能达到惊人的每48分钟105次进攻回合。巴博萨的爆发力完美契合太阳队的快打旋风,成为改变比赛走势的X因素。 虽然07太阳在西决不敌马刺,但他们开创的七秒进攻理念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勇士、火箭等队伍。如今联盟盛行的小球风潮,某种程度上正是对那支太阳队的致敬。当年那些被贴上"体系球员"标签的成员,用实践证明了自己在篮球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。 回看这支传奇队伍,最大的启示或许是:篮球从来不是巨星的单打独斗,而是需要每个角色球员在体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定位。这正是07太阳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。07太阳队:跑轰战术的巅峰与遗憾
"那支太阳队重新定义了现代篮球的节奏" —— ESPN评论员马克·杰克逊
被低估的关键先生:拉加·贝尔
板凳匪徒:巴西闪电巴博萨
球员 场均得分 特殊贡献 史蒂夫·纳什 18.6 11.6助攻/联盟助攻王 拉加·贝尔 14.7 42.3%三分命中率 莱昂德罗·巴博萨 18.1 最佳第六人 战术遗产影响至今